捻樹子仔
說起樹子仔﹝ tshiū-tsí-á ﹞的滋味,長輩們都愛,那可是家的味道 ? 姑婆、姨婆們即使從鄉下搬到了都市居住,每年夏季也總會有阿嫂、阿姐在鄉下做好的樹子仔乘著車一批批的往城裡送。 樹子仔入菜在家裡的餐桌上,是稀鬆平常的事,炒龍鬚菜、清蒸魚、煎蛋或者直接煎整塊端上桌,在夏日,剛做好的樹子仔味道尤其甘甜。有樹子仔的那一餐,吃飯時間總要特別久,是捨不得吃太快嗎 ? 噢不,是因為吃樹子仔要吐樹子仔子 ! 小時候總覺得那籽長得像縮小版算珠,應該可以拿來做算盤,因此每一粒都吃得乾乾淨淨,一點肉都不剩,現在想想童年真的很天真。 製作樹子仔的過程,也耗時耗力。自家種的樹子仔,果實成熟呈皮膚色時,得先一葩﹝ pha ﹞一葩從樹上剪下,運回家裡去掉多餘枝葉,剪成適合拿在手上捻的大小,才能開始捻﹝ liàm ﹞樹子仔。市場賣的一籃籃樹子就是將前面的步驟都處理好了,載回家後直接倒入大面桶﹝ bīn-tháng ﹞,沖洗 2-3 次去掉表面的垃圾物仔﹝ lap-sap-mi̍h-á ﹞,就可以開始捻。有時比較醜的樹子仔龜蠅﹝ ku-sîn ﹞多,還得先浸泡鹽水,過一陣子才能沖洗,洗過表面若還有龜蠅的樹子仔通常也都不能吃了。 「恁等咧去阿嬤遐鬥捻一下仔樹子仔。」每年夏天總有一些日子,早晨眼睛還沒睜開,耳朵已模模糊糊接收到這樣的訊息,這時心裡總要再萌生多一點睡意,想著最好等一下睡到不省人事,當然我們的陰謀詭計到最後都以失敗收場,還是得乖乖的拿著板凳上工,這一坐,總要一個上午。 「阿嬤 ! 阿姆 ! 嬸婆 ! gâu 早 ! 」捻樹子的成員通常包括阿嬤、大姑、阿姆、姆婆、嬸婆等家庭婦女,以及我們這些總是睡得比她們晚的囡仔人﹝ gín-á-lâng ﹞。所以上工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一問候在場的婆婆媽媽,即使對她們來說時候已經不早了,我們也還是得厚臉皮的問早。 「啊這兩个攏恁孫仔哦 ! 遮大漢仔 nia! 」平日少見面的阿婆看到我們一定拉高音調,驚訝於當年還牙牙學語的我們轉瞬長大。 「遮大漢仔就著毋,這兩个是阿山的啦,攏蓋乖哦。這咧蓋 gâu 讀冊,自細漢放學轉來攏先給功課寫了才出去耍呢。啊這咧逐遍遠遠看著我,就『阿嬤 ! 』安呢給我叫。」阿嬤神采奕奕的表演著弟的招牌笑容。她老人家每年總要像這樣在別人面前誇獎我們一下,而我們通常是害羞笑笑趕緊就位,左手從面桶裡拿起樹子仔...